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统战百科

【统一战线•时光剪影】9月12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2日 16:22 文章来源:统战新语 点击数:

1948年9月12日 在中共中央安排部署下,第一批在香港的民主人士登船北上,前往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事宜。

中共“五一口号”发表后,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1948年8月1日,毛泽东给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复电,邀请各民主党派代表来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事宜。为了使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安全、及时地到达解放区,中共中央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周恩来亲自指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中共香港工委的负责人方方、潘汉年、连贯和中央派往香港的钱之光等具体负责,华北局、东北局密切配合,前后持续将近一年,大致分北线和南线分批分次进行。

北线主要是护送平、津、沪的民主人士到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南线主要是把汇聚在香港的大批民主人士安全地护送到东北解放区,该线路人数最多,也最艰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香港工委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最终分四批成功地将民主人士护送到东北解放区。

第一批民主人士有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章伯钧、王绍鏊等十几人,由章汉夫陪同,于9月12日晚登船,经过艰难的航程,于9月27日到达朝鲜的罗津港,再转哈尔滨。

1949年3月,应中共中央邀请,经香港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的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人士、科学家、作家及部分家属等共计350人以上。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人士、华侨代表、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物,从全国各地及海外陆续到达解放区后,受到了共产党领导人和解放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中国共产党将大批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人士邀请护送到解放区,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政治胸怀。数百位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到来,也充分显示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极大广泛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