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统战百科

【统一战线•时光剪影】9月6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6日 15:26 文章来源:统战新语 点击数:

1937年9月6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1935年春,由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领导的陕北、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这块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西安事变后,1937年1月党中央由保安(志丹)迁至延安,建立了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同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1940年3月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明确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并第一次提出了“三三制”政权建设思想,指出: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以下简称《施政纲领》)规定,边区参议会实行“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把持包办,独断专行。《施政纲领》为“三三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法律依据。此后,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三三制”政权在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