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9月5日 邓小平主持制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设置文史研究馆的决定》,要求在各省及中央和大行政区的直属市均设文史研究馆。
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数量很少,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很低,绝大多数是爱国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强调必须把知识分子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教育文化知识方面的作用。在进城之初,党和政府对包括原国民党公教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实行“包下来”的政策,使他们绝大多数继续从事文教科技等专业工作,用其所长。同时,积极争取海外学者和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1949年12月,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到1952年底,接待李四光、华罗庚等2000多名海外科学家、学者和留学生回国。
在毛泽东、周恩来倡导、关怀和支持下,1951年7月29日,成立了政务院文史研究馆,符定一为馆长,为学有专长的老知识分子各尽其力、安度晚年开创了一个新载体。次年9月5日,邓小平主持制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设置文史研究馆的决定》,要求在各省及中央和大行政区的直属市均设文史研究馆。同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一百四十九次政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置文史研究馆的决定。此后各地按文件要求建立文史研究馆,由政府聘请了一批馆员,到1956年10月,全国共聘请了2710名馆员。
